苏小兵:北大研究说“男性多一个孩子死亡风险降4%”,那我这个俩娃爸爸,能多活8%吗?

图片[1]-苏小兵:北大研究说“男性多一个孩子死亡风险降4%”,那我这个俩娃爸爸,能多活8%吗?-苏小兵商学院

刚刚看到北京大学一项覆盖50万人的研究刷屏: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,死亡风险降低4%

作为一个43岁的80后父亲,有两个孩子——女儿13岁,儿子7岁——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庆幸“我达标了”,

而是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,那个穿着军装、站在哨所里的自己。

我当过5年兵。
那5年,青春献给了钢枪与风雪,也错过了同龄人结婚生子的“黄金期”。

如果没去部队,或许30岁前我就已儿女双全;

但正因为那5年,我直到30岁出头,才迎来第一个孩子——如今这个已步入青春期的女儿。

有人曾说:“当兵耽误了你成家。”

可我觉得,恰恰是那5年,让我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家庭。

部队教会我纪律与责任,也让我懂得:养孩子不是完成任务,而是一生的守护与陪伴

如今回看北大这项研究,数据很清晰,但人生远比数字复杂。

我的体检报告上,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椎问题一一在列,这是中年男人长年对着电脑久坐或奔波的职业印记,和有没有孩子关系不大。

但每当我累到想彻底躺平,女儿会默默看着我,一言不发。她长大了,情感不再轻易外露,可眼神里全是牵挂;

而7岁的儿子会扑过来,趴在我背上撒娇:“爸爸,背我一下嘛!抱我一下嘛!”就在那一刻,我又有了撑下去的力气。

研究说:“多一个孩子,死亡风险降4%。”

但对我而言,孩子带来的从来不是统计学上的概率,而是存在意义上的锚点——他们让我知道:无论外面风雨多大,总有一盏灯为我亮着,总有人等我回家。

当然,我也从不觉得“生孩子=买保险”。

孩子不是养老工具,更不该被当作健康投资。我只是恰好在成为父亲的路上,被他们无条件的爱,一次次拉回生活的正轨。

如果当年没当兵,我会更早当爸爸吗?也许。

但我不后悔晚了这几年——因为那个更成熟、更沉稳的我,才真正配得上做他们的父亲。

如今站在43岁的门槛上,看着青春期的女儿和刚上小学的儿子,

我越来越确信:长寿与否,从不取决于孩子数量,而在于你是否活出了值得被记住的样子

而我的答案,早已写在每天清晨送他们上学的那个背影里。

——END——

图片[2]-苏小兵:北大研究说“男性多一个孩子死亡风险降4%”,那我这个俩娃爸爸,能多活8%吗?-苏小兵商学院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